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青训的评判标准需修正 打通一线队与梯队壁垒
深度-青训的评判标准需修正 打通一线队与梯队壁垒
来源:延边足球协会|发布日期:2022-04-20|阅读次数:227



在2022亚冠联赛东亚大区小组赛首轮惨败之后,山东泰山与广州队在4月18日的第二轮比赛中再次合力丢球“上双”!其中,广州队以0比8惨败给日本冠军川崎前锋,创下了中国俱乐部球会在洲际赛场上的输球新纪录。尽管绝大多数都有思想准备,即因为这两支参赛队均派出的是青年军出战,输球在所难免,但面对血淋淋的比分,更多的人恐怕还是难以平复心情:如此锻炼,意义与价值何在?

①易县龙与宫城天的反差

我不想再多说锻炼之类的废话。观山东队与广州队迄今为止的四场亚冠联赛小组赛,如果要说还有什么值得可以一说的,倒是泰山的23号易县龙,不管是第一场对韩国大邱的比赛抑或是昨晚对阵浦和红钻的比赛,在场上的拿球、带球相对还算是那么一回事,其中最好的一个方面就是“不慌”,而且也敢于去发挥自己速度快、能够突破的特点。而且,相比对阵浦和队比赛中表现得更好一些,这与对手实施轮换、派遣上了更多的替补球员有一定关系。

问题在于:为什么易县龙的发挥相对要好很多?这恐怕与他早在2020年就已经租借到江西联盛征战中甲联赛有很大关系,而在去年则先是跟随2001年龄段U20国青队征战中乙联赛前半程,下半年则又租借到浙江队打了半年的中甲联赛,而且代表浙江队打了14轮中甲联赛、累计出场838分钟并有2个进球。因为有了两年职业联赛的经历,因而与其他山东队场上的球员相比,知道该怎么去踢。很遗憾,类似像易县龙这样有过职业联赛经历的球员太少了,因而一个人很难支撑起整个山东队。

同样,在广州队与川崎前锋队的比赛中,川崎队的24号宫城天也是一位2001年龄段球员并首发出战,而且也是首发11人中年轻最小的球员。在下半时,宫城天帮助球队攻入第六球,最终令川崎队以8比0大胜。同样是锻炼年轻球员,是像宫城天这样在川崎队中成长,更有机会踢出来?还是像山东或广州这样全部用一批“生瓜蛋”去亚冠赛场上经受“煎熬”、更有助于成长?答案显而易见。所以,“练兵说”纯粹就是胡扯淡!

②青训的评判标准需修正

实际上,不管是观看山东队的比赛抑或是广州队的比赛,两轮战罢之后,真正令足球人悲哀的并不仅仅只是四场比赛丢掉了25球,而是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看不出中国的年轻球员在个人技术、个人能力以及整体战术运用等方面有什么亮点,更不用说在与对手的直接对话中能够占据主动。而且,说得难听一点,哪怕是拼身体,现在的这些年轻球员都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体。这恰恰就是中国足球最近10年来缘何每况愈下的真实写照,根子出在青少年球员的培养过程中。

所有人都在说,山东鲁能潍坊足校是中国最好的一所足校,我也承认:自1999年建校至今,鲁能出品的球员遍布于国内中超、中甲、中乙等各个职业联赛赛场上。这是潍坊足校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不过,换一个角度,这些年来,鲁能足校培养出了哪怕是一名能够在亚洲足坛算得上的顶尖球员了么?这不是在否定鲁能足校,而是想说:评价青训好与坏,我们的参照系数、参照标准究竟是什么?

如果仅仅只是站在中国足球这个相对较低水准的层面,鲁能足校绝对无可挑剔,说自己是第二,则无人敢说能够排鲁能足校之前而称第一。但放到亚洲这个层面,鲁能足校的短板与缺陷恐怕就暴露无遗。

同样,广州俱乐部十年前建起了号称亚洲最大的足校,十年来,培养出了哪怕是一位可以在亚洲足坛说得上的顶尖优秀球员了么?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也不是要否定足校、否定其从事青少年球员培养工作,而是想说:好与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过去这些年来,我们所谓的青训做得好,就是在国内青少年比赛中拿了多少个冠军、全运会上成绩如何?有多少人入选了各级国字号集训队伍?云云。而且,对一个青少年教练的评价标准也是率队拿到了多少个冠军,不管是足校抑或是地方省市体育局,在与青少年教练签署的合同中,明确的要求就是在全国性的比赛中拿什么样的名次、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成绩论”左右着整个中国青少年球员培养的方向与发展轨迹,这其实与现今社会中的“政绩观”、“成绩观”并无两样,成绩与政绩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恰恰是为政绩、成绩所左右,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证明自己的青少年足球工作做得好,于是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与弊端,甚至弄虚作假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③打通一线队与梯队壁垒

可是,青少年球员培养过程中,成绩固然重要,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因为青少年球员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与情况完全不同,一名好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未必是率队夺冠的教练,但却是能够源源不断将好苗子送入一线队、并最终让这些好苗子成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不管欧美抑或近邻韩日,在评价青少年教练时,提出的要求是:每个赛季能够输送多少人进入一线队?一线队中有多少人是从自己的梯队中输送上来的球员?

但是,更进一步,再看一下现在国内各职业俱乐部,一线队的球员几乎全部都是“买买买”,很少从自己的梯队中提拔。当然,受疫情影响以及财政方面的问题,今年的情况或许与前些年完全不同。这就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各家俱乐部的青少年梯队与一线队之间的“割裂”的,所以青少年队伍的评价体系也像成年队那样仅仅只考虑成绩。

这其实也是此次山东队与广州队,包括去年出战亚冠的中超俱乐部预备队或青年队,在出战亚冠时所谓“锻炼球员”的说法遭到外界质疑之处。因为我们现在的一线队与梯队之间是隔离开来的,对外号称“锻炼与培养年轻球员”,但在打完亚冠联赛之后,这些征战亚洲赛场的球员究竟又会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进入到一线队并为俱乐部所用?这种所谓的“锻炼说”自然也就令人怀疑。

再换一个角度,从市场开放、商务拓展等经营角度来说,俱乐部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去培养青少年球员,最终一线队依然还是以“买、买、买”的方式来解决人员来源问题,长此以往,谁又会真正去重视青少年球员工作?所谓“青训”也就成为了一个摆设。所以,在俱乐部一线队与青少年梯队之间的衔接问题上,过去的壁垒必须要打破!俱乐部的成功与否、青训好与坏,整个评判标准需要改变,而不应该仅仅只是用“钱”、用“成绩”作为单一的评判标准。

写下这些,或与山东队、广州队征战亚冠联赛的成绩无关,但却是源自于此的某种启示。